【茶言观社】茶会 | 以茶会友,一味同心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【茶言观社】茶会 | 以茶会友,一味同心

茶言观社

大家好!【茶言观社】是元泰茶生活公众号特设的茶界“锵锵四人行”栏目,会在每周四定期为大家奉上嘉宾的茶言茶论。"多少天下事,尽付笑谈品茗中",以茶会友,尽述民间茶话,交流自由观点,诉说生活体验,不掩真实性情,分享趣味茶生活。

嘉宾

 

程文秀

温建平

金穑

夏云峰

▲【茶言观社】四位嘉宾:程文秀、温建平、金穑、夏云峰,每周将轮番论茶,敬请关注!

- 以茶会友,一味同心 -

程文秀

茶会的由来与历史发展

我们对茶会的理解,不同于百度百科上对茶会的注释——那是请人喝酥油茶的聚会,是中甸藏族青年自发举办的赛歌晚会,藏语称之为“扎礼”。

我们通常广义上把“以茶会友”的有组织的活动形式称之为茶会。中国的茶,有着上千年的历史,关于以茶待客的礼仪也是由来已久。东道主与客人相对而坐,以茶相待,得以畅聊,这就是最初的“茶会”形式。

茶会的由来有多个传说:《史书》记载,三国时期,吴国末代的皇帝孙皓,喜欢宴请群臣,而每次盛宴都会喝的酩酊大醉。但是其中有位叫韦曜的大臣,酒量很小,一杯倒的量,孙皓为了不让他破坏宴会的气氛,便准他“以茶代酒”,当然也有说是他自己偷偷将酒水换做茶水的。但是不难看出,当时宴会上茶已经出现了,只不过没有独立出来而已。

也有一个说法是茶会是由佛寺兴起,逐渐被皇室、王宫贵胄采用,毕竟禅茶一味不是空话。后来被文人用在吟诗作赋上,其后才流行于民间。

唐朝的人喜欢以茶叶为礼相赠,盛极一时。卢仝的“七碗茶诗”——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,就是卢仝为答谢友人孟谏议送自己茶而写的诗。诗仙李白的《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》,诗魔白居易的《萧员外寄新蜀茶》,这些诗都是关于答谢赠茶的诗。唐朝的文人雅士之间不仅仅以茶相赠,而且还兴起一种以茶为媒的聚会,当时称之为“茶集”、“茶宴”等。唐朝以茶为会的风气已经初见雏形。

文人雅士之间,大家饮茶赋诗,以茶作对。茶宴一时之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交流的重要形式。而且这种形式不仅仅在文人见流行,宫廷宴客或者王公大臣之间的聚会也是以“茶宴”的形式出现的。唐朝著名的“清明宴”就是一种很好的证明,由宫廷用各地上贡的贡茶承办,皇帝先行祭祖,而后宴请群臣,赐给近臣宠侍。而且“清明宴”上不仅有好茶可以品尝,更有各种精湛而又优美的茶艺表演可以欣赏。

及至宋代,这种现象由文人骚客之间的交流、品饮的聚会变成以茶为主,以研习茶道为主要目的的聚会形式。而且茶在宋代的发展可谓是到了一个小巅峰,我们不仅可以从一些诗人、文人之间的作品中见到,而且各种斗茶、茗战等现象的产生也验证了这一盛况。

到了明清时期,茶的宴会不仅仅流行于上层社会和文人雅士之间,由寺庙茶会而后向民间传播,市井、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、茶馆逐渐增多,各个行业间的茶会也逐渐兴起,并形成一种流行趋势。

从明清开始,茶会逐渐平民化,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,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的茶会形式。

茶会最初从酒宴分化出来,由茶宴演化而成。随着时代的变化,各种主题茶会相应而生。茶会逐渐成为茶友们和茶行业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分享形式,也成为增进情谊、品析茶品、交流心得的一种聚会形式。

 

茶会的主题

我国的茶会种类繁多,从政府到民间,各个地区、各个民族、各个阶层,都有自己不同特色的茶会内容和形式。按目的来分,茶会主要有如下几类:

 

1.节日茶会

节日茶会又分现代节日茶会和传统节日茶会。

2.纪念茶会

纪念茶会是为纪念某项重大事件而举行的茶会。

3.研讨茶会

研讨茶会,一般多为学术部门和学术团体举办。

4.品茗茶会

品茗茶会是产茶区每当新茶采摘时,所举行的一种带有尝新性质的品茗茶会。

5.推广茶会

推广茶会一般指为某种产品、文化艺术品,或某种带有商业或公益性质活动而举办的宣传、推广、介绍性茶会。

6.喜庆茶会

喜庆茶会是指为庆贺某项事件而举行的茶会。

7.联谊茶会

联谊茶会为加强联系,增加友谊而举办的茶会。

8.交流茶会

交流茶会是为切磋某项技艺,交流某种经验而举办的茶会。

9.艺术茶会

艺术茶会是为某种艺术门类作品的观赏、展现、表达而举办的茶会。

10.无主题茶会

无主题茶会特指在某一地点、时间举行,无具体目的,纯属交流感情的茶会。

11.形式茶会

形式茶会是指茶会的目的、内容、举办的方法及过程,是通过一定的规定形式来进行的茶会。

12、申时茶会

根据人体生理特征而举办的“最佳喝茶时间”(下午15—17时)的中式下午茶会。

13、LOLITA茶会

一种新晋流行的被称为“矿主女儿聚会”的茶会,由lo娘穿着lolita风格服装参加的茶会

 

 

茶会的形式

现如今,茶会的类型更加多样化,主要有茶席式、宴会式、流觞式、环列式、礼仪式五种类型。

1、茶席式

茶席式是最为简单的茶会形式,核心是设置茶席招待客人。但根据茶席所处的场地不同,也要划分三种形式:

一是,在家里桌子上的泡茶席招待客人;

二是,在庭院里或者户外,席地设置茶席招待客人;

三是,日本茶道在榻榻米上设置茶席,举办茶会。

 

2、宴会式

为了庆祝有意义的事情或招待来宾而举办的大型茶会。它可以设置许多茶席,每个茶席冲泡不同的茶,这称为“茶席个别供茶式”;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总茶席,统一供应各种茶水,为“统一供茶式”。

 

3、流觞式

这是由“曲水流觞”演变而来的一种茶会形式。大家围坐曲水两侧,其中一组人员集中于上游泡茶,将泡好的茶用茶盅盛放,置于可以漂浮水面的小船(称为“羽觞”)上,任它顺流而下。这样形式的茶会,也称“曲水茶会”。

 

除了茶,还会从上游漂下茶点,大家可以随意取食;等茶会开过一半时,就会漂下红色的羽觞,上面放着写明内容的签条,如做一件事,吟一首诗,或回答一个问题等。

 

4、环列式

顾名思义,这是一种大家围成圈圈泡茶的茶会形式。这通常有一定的进行方式,如抽签决定座次,席地泡茶,茶具自备,泡法随意。

 

5、礼仪式

还有一些茶会在举办时,是比较严谨的,它会有很多标准化的仪式。通常用这种茶会来表达特定的意义。

 

 

 

参加茶会的注意事项

三五好友找一处僻静雅致的场所参加茶会,是结识良友,也是体现自己是个高端文艺青年的好机会。但如果你从来没有参加过茶会,那就要牢记下面这十个注意事项。

1、提前了解茶会上要品的茶。

品的是普洱还是岩茶,是老茶还是新茶?滋味、香气等方面都有怎样的呈现?这些一定要提前打好“小抄”,就算第一次参加茶会,也不至于没有一点谈资。这正好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,实践与理论完美结合。

2、吃饱后再去参加茶会

喝茶会加速饥饿感,若是肚子里没食儿或者参加茶会前吃得太素,很有可能你喝茶还没喝到一半就开始抖了。茶会之前的这餐饭最好有碳水化合物和一定量的肉类。

3、体虚、易低血糖的茶友,随身携带甜点。

有的茶会可能会品鉴比较新的茶或者茶气比较猛的茶,这类茶会一般都会备些茶点,但万一这次去的没备呢?到时候一个侧躺就晕倒在了茶席上,所以,一定记得随身携带这些东西。

 

4、着装以舒适宽松为主,不要穿奇装异服。

不要穿太紧绷的衣服裤子,如果茶会是席地而坐,或者坐矮蒲团,着装太紧会很不舒服,万一裤子直接崩线了不就糗大了?也不要穿大肥袖这种浮夸又累赘的服装。可以选择一些棉麻质地的衣服,以便更好地融入茶会氛围。

 

5、不要在身上喷香水、使用精油相关护肤品。

强烈的气味会严重影响对茶的香气滋味的判断,而且会干扰你周围的人喝茶。去茶会前认真洗个澡吧,但是不要用高香型的沐浴产品,会留下了“不合时宜”的香味,一样不受欢迎。

6、不要使用容易脱色的口红。

大家都在喝茶,只有你的杯子留下了一个深浅不一的唇印,如此不雅观,人家下次办茶会怕是不太愿意邀请你了。

7、不要擅自带人参加。

正式的茶会通常会有严格的座位限制,而且有一些茶每一泡只适宜3-5人品饮。过多人数参与的茶会,很可能导致所有人在品饮上都有不悦的感受。一定提前问清楚茶会上可否携带同伴以及个数,要不然去了现场,人家又没留有足够的位子,如何给朋友交代呢?

8、倒汤时候要礼貌回应。

如果是掌茶人或者其他茶友给你倒茶,可用食指加中指轻敲桌面致谢;如果是大家互相传杯倒茶,就要注意给他人倒的时候别把茶汤滴在桌子上。

9、喝到不喜欢或不适应的茶,杯中可留茶汤。

有时候在茶会上遇到了品质不太好或是自己不喜欢的茶怎么办?保持杯中留有茶汤,倒茶人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,不要当面指责茶会的茶品不好。

10、适当提示掌茶人自己的茶量。

如果在茶会中喝到茶醉或者自己本身茶量较小,可以提醒掌茶人少倒。这种情况一定要说,表示品饮就好。别不好意思强忍着,忍出了问题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
无我茶会的规划介绍

无我茶会是一种茶会形式。其特点是参加者都自带茶叶、茶具,人人泡茶,人人敬茶,人人品茶,一味同心。在茶会中以茶对传言,广为联谊,忘却自我,打成一片。源自日本茶道,肇基之祖,为日本战国时代茶人千利休,1587年千利休配合丰臣秀吉举办北野大茶会,为无我茶会雏形,所以无我茶会是日本茶道文化一脉相承,而和中国茶道没有关系,或者说血缘极远。

“无我茶会”在举办前,首先要书面写明公告事项。公告的内容要写明茶会的举办时间、地点、主题、人数、座位方式、泡几杯茶、供茶规则、茶类、会后活动、泡几种茶、泡几道、茶食供否。在时间安排中,要详细写出不同时间的活动内容。在工作分配中,还要详细写出不同人的不同工作安排。

参加“无我茶会”携带的茶具可根据茶类而定,尽量小巧简便。基本要求是每人需带冲泡茶具、四个杯子、奉茶盘、茶巾、手表或计时器、热水瓶、茶叶、坐垫等。

 

茶会开始前,首先要报到抽签,依号码找到位置。与会者找到位置后,将自带坐垫前沿中心点盖掉座位号码牌,在坐垫前铺放一块泡茶巾,上置泡茶器,泡茶巾前方是奉茶盘,内置四个茶杯,热水瓶放在茶巾左侧,提袋放在坐垫左侧,脱下鞋子放在坐垫左后方。

到了约定时间,各人开始泡茶。然后将茶分入四个杯中,一杯留给自己,另三杯用茶盘奉送给左侧三位茶侣。如果所要奉茶的人也去奉茶了,只要将茶放在他的泡茶巾上就可以了。如遇有人来奉茶,应行礼接受。待茶奉齐,就可以自行品饮。喝完后,即可以泡第二道。第二道奉茶时,可用奉茶盘托泡茶器依次为左侧三位茶侣斟茶。继之冲泡第三道,奉茶同第二道,进行完冲泡后,如安排演讲或音乐欣赏等活动,就要按坐原位,专心聆听,结束后方可端茶盘去收回自己的杯子。将茶具收拾妥当,清理好自己座位的场地,与大家道别散会或继续其他活动。

所谓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,喜爱茶的我们,总会三不五时的叫上一些志同道合的茶友,一起品茗、聊天、放松……这样的一个社交活动,其实就是一种很平常,也是最为简单的茶会。

延伸阅读

无我茶会的创始人是蔡荣章先生。无我茶会是源于台湾的一种新茶道形式,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,为当代茶道思想的载体。

“无我茶会”是一种大家参与的茶会,其举办的成功与否,取决于是否体现了“无我茶会”的精神:

第一,无尊卑之分。茶会不设贵宾席,参加茶会者的座位由抽签而定,自己将奉茶给谁喝,自己会喝到谁的茶,事先都不知道。

第二,无求报偿之心。参加茶会的每个人泡的茶都是奉给左侧的茶侣,人人都为他人服务,而不求对方报偿。

第三, 无好恶之分。每人会品评到不同的茶。由于茶类和技艺的差别,品位是不一样的。但每位与会者都要以客观的心情来欣赏每一杯茶,从中感受到别人的长处。

第四,时时保持进取之心。自己每泡一道茶,自己都要品一杯,每杯泡得如何,与他人泡的相比较有何差异,要时时检讨,使自己的茶艺有所精进。

第五,遵守公告约定。茶会进行时并无司仪或指挥,大家都按事先公告项目进行,养成自觉遵守约定的美德。

第六,培养集体的默契。茶会进行时,均不说话,大家用心泡茶、奉茶、品茶,时时自觉调整,约束自己,配合他人,使整个茶会快慢节拍一致,并专心欣赏音乐或聆听演讲。

来源:网络(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)

Baidu
map